2025年10月17日,在喜迎建校60周年之际,四川轻化工大学第五期“652星光引路”大讲堂在宜宾校区学术报告厅A3-108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机械工程学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1989级1班杰出校友、中国五冶集团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匡礼毅担任主讲嘉宾。他以一个学长的身份,以“燃烧热情,照亮前路”为主题,与现场师生分享了从大学生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的职业历程与人生感悟。

讲座由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向未来”就业创业工作室负责人王邦莉老师主持。她回顾了匡礼毅校友从黄岭校区苦读至今的成长足迹,高度评价其奋斗历程是对“厚德达理、励志勤工”校训精神的生动诠释。作为中国五冶集团首席专家,匡礼毅还担任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安装协会等多个国家级协会专家,深度参与多项国家级评审与标准制定,并取得著作、专利等丰硕个人成果。曾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冶集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其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奋斗的价值,也彰显了学校育人的丰硕成果。

在主题分享中,匡礼毅校友围绕“我的成长之路”,从工作轨迹、大学学习感悟及未来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他首先结合自身从基层技术员成长为首席专家的经历,强调了工程实践中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的统一。通过园林、汽车、磁悬浮、浦东机场等国家重点工程案例,他生动阐释了机械工程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生活有意义,我们有价值——每一个行业环节都不可或缺,机械专业的市场需求十分广阔。”在谈及园林项目时,他引用“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达工程与人文融合的美学体验。围绕“大学学什么”,匡礼毅校友引用“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名言,指出大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习的能力”。他分享了自己参与和负责的几次重大项目的真实故事,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鼓励学弟学妹们将课程视为“种子”,相信坚持终将开花结果。他感慨道:“所有难事都是故事,所有苦事都是往事”,唯有自强不息,方能迎接挑战。在建议环节,匡礼毅校友提出“四个一”实用锦囊:以“一张嘴多问”强化沟通,以“一支笔多记”养成习惯,以“双腿多跑”锻炼体魄,以“一个脑多想”提升思维。他特别强调拓宽人文素养,建议“看书杂一点,兴趣宽一点”,并展示了自己1992年上大学时牵头编撰的机械工程系系刊,阐明文化底蕴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他展望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勉励学子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融入时代浪潮,并以“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作总结,深情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与对学弟学妹们的期许。

时值母校六十华诞,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职业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匡礼毅校友的奋斗历程,生动体现了学校652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广大学子树立了榜样。愿每一位师生都能将这份“薪火”传递下去,接续奋斗,在未来为母校书写更多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