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张续译用三年硕士时光,在材料科学领域留下奋斗足迹,实现了从懵懂学子到科研新秀的蜕变。
心怀热爱,科研深耕
张续译本科就读于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四年,金属材料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他,让他明白材料性能对机械设备的决定性作用。怀揣这份热爱,他选择留校深造,师从李轩教授,聚焦先进材料成型技术研究。
研究生期间,张续译在学业上全力以赴。他专注思考、积极探索,高质量完成论文撰写与文献研读,筑牢专业根基。他主动自学,频繁向导师请教,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紧跟学科前沿。课题研究中,他严谨投入,安全高效完成全部实验任务。
辛勤付出结出累累硕果。他参与导师3 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持机械结构优化泸州市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 1 项和校级项目 2 项。发表 1 篇 SCI 论文,获 1 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学科竞赛中,他荣获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三等奖、“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还两度获校级学业二等奖学金及“优秀毕业生”称号。
师友相伴,助力前行
科研路上,张续译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恩师李轩教授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耐心细致。初涉科研时,李老师手把手教他实验操作;当他萌生读博想法时,李老师全力支持,不厌其烦地精修论文,从框架到标点都认真批注;迷茫困惑时,李老师如兄长般给予鼓励支持,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同课题组的吕威师兄也给了他很大鼓舞。吕威师兄以“双非”背景学生进入四川大学读博,榜样的力量再次让他充满信心。
申博逐梦,终得圆满
申博之路充满挑战。与考研不同,申博需“广撒网”,精准搜集信息。张续译发送上百封邮件联系博导,覆盖数十所高校,却大多石沉大海,有效回音寥寥。但他没有放弃,咬牙坚持,终于收到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院校博导的积极回应。
四川大学一直是张续译的梦想学府。多次联系老师,但都没有回音,他仍未放弃,当得知入围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名单时,他全力以赴备战,最终成功“上岸”,追随师兄脚步开启新征程。
张续译感慨:“申博是持久战,也是学习过程。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过程虽艰辛,但每一步都算数,没有白付出的努力,它们都是追梦路上的基石。”
只要有梦想并为之拼搏,就能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相信在未来,他会在材料科学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为我国材料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