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专家肖守讷、朱涛应邀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作者: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编辑: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6-12浏览次数:225

6月10日下午3:00,应学校邀请,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肖守讷和朱涛两位专家分别作了轨道车辆结构轻量化应用现状与展望》和《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结构服役状态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柳忠彬教授主持,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200余人现场聆听报告会。

《轨道车辆结构轻量化应用现状与展望》围绕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技术的背景、最新运用现状和技术难点,并指出以轻量化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是轨道车辆面向更高速度和超长期服役性能的关键支撑,是下一代更高速度列车所面临的挑战和关键技术。最后重点介绍了研究团队近期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解决方案。

image.png

《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结构服役状态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研究》报告围绕轨道交通领域关键结构服役状态评估方法、手段以及典型服役结构寿命预测案例,重点介绍了相关领域发展方向和研究成果。基于服役状态的健康状态评估是轨道交通装备结构必然趋势,基于机理与数据融合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则是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结构及整车性能提升与保障的根本技术支撑。最后介绍了他们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对推动实际服役状态的车辆结构寿命评估体系建立以及指导状态运营维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车辆结构寿命评估具有良好的工程指导作用。

image.png 

肖守讷和朱涛两位专家的报告涉及机车车辆结构设计与理论、结构强度、疲劳可靠性、设备耦合振动、复合材料与结构轻量化、动力学、疲劳断裂等诸多领域,与会教师、同学热情高长,第一次直接面向轨道交通所涉及的深度知识领域,对我国高速列车的发展充满信心与自豪感,对于自己在机械工程领域的知识拓展与应用也充满信心!

注:

肖守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从事机车车辆结构设计及理论、车体与转向架结构强度、碰撞动力学、复合材料与结构轻量化等研究。主要承担项目包括国家科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养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科技厅、国内各大主机厂等在内的200多项科研课题,授权发明专利3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获得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朱涛,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轨道列车碰撞动力学与被动安全防护、结构剩余寿命评估方法与预测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校企合作项目4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学术论文50余篇。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排名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个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