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时间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奖励等级 | 颁奖单位 |
2022年 | 智能升级 融合创新 多元协同—传统机械类专业新工科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 胡光忠、廖映华、曾涛、黄波、李轩、田建平、张玲玉、张良栋、邓丽群、阳明君 | 二等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18年 | 地方高校“三心四能五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汪明义、蔡乐才、王成端、颜杰、曾涛、黄英杰、孙山、谢华、何春 | 一等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18年 | 以学为本、双核驱动 特色工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 | 曾涛、李俊、石艳、周敏、王维慧、黄文权、林海波、付伶、刘少北 | 三等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14年 | 面向过程工业的多样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曾涛 | 二等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14年 | 面向行业,培养“快适应、可持续”一流过控技术人才的探索的实践 | 刘康 | 三等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20年 | 基于学习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构建与实践 | 黄文权、张良栋、张建平、黄波、王欢 | 一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20年 | 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 胡光忠、廖映华、李轩、田建平、张良栋 | 一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20年 | 学科竞赛背景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 徐刚、张玲玉、余红、许雯娜、张久美 | 二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20年 | 建设国家一流专业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 李俊、曾涛、周敏、石艳、干斌 | 二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20年 |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 黄波、廖映华、胥云、王春、高祥 | 二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20年 | 基于“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机工程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 张玲玉、胡光忠、许雯娜、王传龙、余红 | 三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18年 | 基于成果导向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认证实践(已公示) | 黄文权、曾涛、胡光忠、周敏、李俊 | 一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18年 | 基于成果导向的“研教结合,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已公示) | 廖映华、张良栋、胥云、黄波、田建平 | 一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18年 | 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实践(已公示) | 胡光忠、廖映华、田建平、张良栋、李轩 | 二等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2016年 | 面向过程工业的学生工程能力协同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胡光忠、黄文权、杨虎、张翼宇、廖映华、李俊、谭飞、杨郭、石艳、杨先超 | 一等奖 | 四川理工学院 |
2016年 | 以学为本、双核驱动 特色工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 | 曾涛、李俊、石艳、周敏、王维慧、黄文权、林海波、付伶、刘少北 | 一等奖 | 四川理工学院 |
2016年 | 机械类专业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黄文权、符纯华、田建平、张玲玉、李建明 | 二等奖 | 四川理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