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定于2022年1月至7月举办第八届四川轻化工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院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建构素质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赛程安排
1.项目筹备阶段:
(1)2022年3月1日---4月15日项目筹备阶段(项目团队组建,选题调研分析等)。
(2)校内优秀获奖项目导师经验分享,外校专家赛事主题讲座等。
2.报名阶段:2022年4月5日---4月20日。报名方式:项目负责人及指导教师登录中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注册,完成创业方案(项目计划书)并上传至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3.学院初评阶段:2022年4月21日---4月27日。
4.校赛现场复评阶段,学院4月30日前将遴选的优质项目报教务处,学校5月8日-9日组织初评优秀项目进行现场答辩决出校级一、二、三等奖,由学校确定推荐参加省级大赛项目,参与学校复赛的项目团队需要在学院推荐后进一步完善项目计划书、准备5分钟项目展示PPT和1分钟项目展示视频。
5.学校完成推省项目的网络确认:7月15日。
四、大赛内容
1.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萌芽板块、产业赛道、职教赛道(我校学生主要参与前两个赛道)。
五、大赛要求
1.请各班积极宣传、动员并组织班上同学报名参赛。2019级、2020级各班至少4个项目(包括3个高教主赛道项目和1个红旅赛道项目),2021级各班至少3个项目,研究生每班至少6个项目。(在报名项目前,请各班组织班上同学学习文件《互联网+比赛介绍与参赛要点简述》)
2.组建团队时可自由组队,专业、年级、学院不限。有获奖项目或者项目落地的同学在组建团队时建议和其它学院相关专业的同学组队,发挥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在团队中的作用。对于致力于参与本专业相关项目的同学,可自行联系自己熟悉的专业任课教师、班导师,也可以联系本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机自张老师13608150515;机电黄老师13990011354,过控刘老师15808224302,车辆来老师15208932577,工设许老师13990085067,测控高老师15008141202,材控李老师15008135357)。对于创业项目和红旅赛道项目,也可以联系党支部书记、班级辅导员、学工办老师或具有相关资质的教师进行项目指导。
3. 4月15日前学院科创部将发送参赛项目情况收集表收集参赛项目。(登记后不影响项目的继续完善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4月20日前网上报名并确定创业方案,同时各班学习委员将本班申报的项目计划书电子档(终稿)打包发至学院科创部邮箱(1537095805 @qq.com)审核备案。(文件命名为:专业班级—“互联网+”项目汇总表/计划书(例:材控191—“互联网+”项目汇总表)。
4.一个项目只能统计1次,项目统计以负责人所在班级为准。一名同学最多可以参与3个项目,但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原则上每个团队指导教师不超过5人,团队成员不超过15人。
5.对于提交项目书至学院并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传报名成功的同学,学院团委将视情况发放第二课堂学时。成功参与高教赛道发放2学时,成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发放3学时,被推荐至校赛发放4学时。以上为负责人学时,其他成员减半,一人最多发放2个项目的学时。同一项目取最高,不累加。
附件:
四川轻化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2022年3月1日